ZKsync的Matter Labs因知識產權盜竊被起訴!ZK的情緒會恢復嗎?
2025-04-23
Matter Labs,這家備受矚目的區塊鏈公司,背後是以太坊二層擴展解決方案 ZKsync,如今再次受到批評——這次是來自一家已關閉的金融科技公司,該公司聲稱其智慧財產權被偷竊。
Bankex,曾經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數字資產銀行平台,已在紐約州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其前員工利用公司資源和專有技術創建了現在的 ZKsync。
這場法律爭鬥提出了有關ZKsync基礎的重要問題、Matter Labs的未來,以及投資者對ZKsync生態系統的信心。
知識產權盜竊指控
這份於2025年3月19日提交的投訴,圍繞著前 Bankex 雇員亞歷山大·弗拉索夫(Alexandr Vlasov)和彼得·科羅廖夫(Petr Korolev)展開。
根據 Bankex 的 CEO Igor Khmel 和 Bankex 基金會的說法,這兩位開發者最初於 2017 年被指派參與以太坊的 “Plasma” 技術,當時以太坊的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聯繫了 Bankex 尋求協助。
根據訴訟的指控,Vlasov 和 Korolev 並未履行他們的責任,而是利用 Bankex 的研究、資源和內部代碼庫,秘密建立了一家競爭對手的區塊鏈公司:Matter Labs。
今天,Matter Labs 以開發 ZKsync 而聞名,這是一種零知識(zk)捲軸協議,提供高通量、低費用的以太坊交易。
Bankex 指控這些開發人員不僅非法挪用技術,還在受僱於 Bankex 並獲得報酬的同時,秘密地將關鍵的代碼庫和框架搬遷以建立 Matter Labs。
ZKsync 發生了什麼事?黑客攻擊和虛假的空投承諾讓社區感到失望
一張被告的網絡
這起訴訟不僅針對Vlasov和Korolev。它還指控Matter Labs的共同創辦人Alex Gluchowski,以及像是Dragonfly Capital和來自Placeholder Capital的Chris Burniske等投資者。
Bankex 聲稱這些方知道知識產權盜竊或是共謀協助被控的前員工開發和商業化來自 Bankex 的技術。
Gluchowski 和其他被告已經明確否認了這些指控。一位 Matter Labs 的發言人稱這些聲明「完全沒有根據」,強調 ZKsync 是基於專有的原創技術,而不是任何盜用的代碼。
請閱讀:Meteora 正因涉嫌「泵與拋」詐騙計畫而被起訴!
Matter Labs的法律與公關困境
這已經不是 Matter Labs 首次面對知識產權濫用的指控。在2023年,Polygon指控該公司在未妥當註明的情況下使用其 zk-證明系統 Plonky2 的部分內容。
Matter Labs 在其自身的 zk-proof 系統 Boojum 中使用了一些代碼,並有爭議地聲稱 Boojum 的速度是 Plonky2 的「10 倍」。
雖然 Matter Labs 後來聲明只有 5% 的代碼被使用且有著作權歸屬,但其聲譽的損害依然存在。該公司在 2024 年再次陷入爭議,因為它試圖對“ZK”這個通用術語進行商標註冊——這是“零知識”的縮寫。
這引發了其他 zk 生態系統參與者如 StarkWare 和 Polygon 的批評。Matter Labs 最終在 2024 年 6 月撤回了商標申請。
在這些困境之上,Matter Labs 在 2024 年 9 月裁減了 16% 的員工,原因是「市場變化和策略調整」,這突顯了該公司在持續的監管和競爭壓力下面臨的更廣泛挑戰。
也請閱讀:分析來自CMC的ZK市值,這是否顯示了社群的失望?
對 ZKsync 和社區情緒的影響
ZKsync在以太坊的擴展路線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提供了一個高效的替代方案(dApps), 去中心化金融協議,以及 NFT 平台。
然而,這些反覆的法律和公關戰鬥可能會對社區信任、開發者參與,甚至是投資者情緒造成沉重的影響。
擁有超過4.5億美元的風險資金,以及在區塊鏈行業的廣泛認可,Matter Labs並不是一個小角色。如果這場訴訟在法庭上獲得進展,它可能會拆解多年的創新——或者至少會拖延ZKsync的進步和採用。
無論這些指控最終是否被證實或駁回,該項目都無法避免地成為焦點。
在短期內,預期ZKsync的情緒會有波動,對其代碼庫和知識產權來源的關注將增加,並且可能會暫停新的主要合作夥伴關係。
常見問題解答
1. ZKsync是什麼,它背後的團隊是誰?
ZKsync 是一種以太坊的二層擴展解決方案,由Matter Labs. 它利用零知識證明(zk-rollups)來實現更快且更便宜的交易,同時保持以太坊的安全性。
2. 對於Matter Labs的知識產權竊取指控是什麼?
Matter Labs 正在被起訴,由於銀行交易,聲稱其前員工在未經授權或未給予信用的情況下,使用了Bankex的專有技術和內部代碼庫來創建Matter Labs和ZKsync。
3. Matter Labs 曾面臨過類似的指控嗎?
是的。在2023年,Polygon指控Matter Labs未經適當引用使用其zk-proof代碼(Plonky2)。Matter Labs否認了錯誤行為,聲稱僅使用了最小且已歸功的代碼。
4. 如果 Matter Labs 輸掉訴訟,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如果法院判定 Matter Labs 有罪,該公司可能面臨財務懲罰,被迫修改或停止 ZKsync 的開發,或失去投資者信心——這可能會對更廣泛的以太坊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財務或投資建議。
